新聞詳情
被動房的發(fā)展歷史
日期:2024-08-02 23:45
瀏覽次數(shù):1462
摘要:
“被動房” 建筑的概念是在德國上世紀80 年代低能耗建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,1988年瑞典隆德大學(Lund University)的阿達姆森教授(Bo Adamson)和德國的菲斯特博士(Wolfgang Feist)首先提出這一概念, 他們認為 “被動房” 建筑應該是不用主動的采暖和空調系統(tǒng)就可以維持舒適室內熱環(huán)境的建筑。1991年在德國的達姆施塔特(Darmstadt)建成了**座“被動房”建筑(Passive House DarmstadtKranichstein), 在建成至今的十幾年里, 一直按照設計的要求正常運行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世界上*大的被動辦公樓energon于2002年建于德國的烏爾姆。按照達姆施塔特被動房機構公布的要求,建筑必須在年熱能需求、熱負荷、空氣密度和基本能源需求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標準,才能稱為合格的“被動房”。
“被動房”的建筑方式不受樓宇類型的限制,包括辦公樓宇、住房、校舍、體育館以及工業(yè)用房。因此普通建筑可以通過改建達到“被動房”的標準要求,具有廣泛的實踐意義。共計有6000多棟被動房在德國、奧地利、瑞士和意大利投入使用。而“漢堡之家”將成為中國境內首座獲得認證的“被動房”。